六旬老人刚出院又因吃腊肉粽子致胰腺炎加重入院

日期:2024-06-12 09:55:35 作者:admin 浏览量:5217

62 岁的杜阿姨(化名)有着这样的退休生活状态:熬夜追剧、暴饮暴食以及长期不运动。在端午节前夕,杜阿姨由于急性胰腺炎而住院,经过对症治疗后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她因不想在医院过节而坚决要求在节前出院。然而回家后,她依然没有留意作息和饮食,一个腊肉粽子下肚后,直呼“肚子痛”,不到 24 小时,就因胰腺炎加重而再次入院。

“尹护士,我又来了,哎哟哎哟,肚子好痛……”6 月 10 日上午,正在医院肝胆脾胰疝外科工作的护士尹杰容抬头一看,发现刚出院还不到一天的杜阿姨在家人的搀扶下,又来办理入院手续了。

据悉,杜阿姨今年 62 岁,居住在长沙雨花区。端午节前夕,她因在家中腹痛 12 小时而入院,经过完善检查,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脂肪肝等病症。科室立即给予感染、解痉止痛、护胃、抑酶、补液、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因临近端午,杜阿姨想要回家过节,于是签字后坚决要求节前出院。医务人员为其做了出院宣教,建议她不要熬夜、不要食用油腻难消化的食物,杜阿姨表示一定会遵守。可没想到不到 24 小时,杜阿姨又住进了病房。询问原因,说是在筹备家人的端午聚会时身心较为疲惫,并且当天下午嘴馋偷吃了一个腊肉咸蛋黄糯米粽,一个小时后就觉得恶心、腹痛,晚上一直强忍着,期望能缓解,到了早上腹痛难忍,才再次入院。

“入院后复查血淀粉酶,我们发现数值比前一天升高了 2 倍。这个指标的升高极为危险,一旦病情加重,随时可能危及生命。”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肝胆脾胰疝外科主治医师、贺超博士介绍,杜阿姨患的是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主要是因为胆道疾病导致胆胰管共同通道受阻,致使胆汁逆流入胰管,破坏胰腺组织细胞,从而引发胆源性胰腺炎。目前正在科室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待炎症得到控制后,再考虑手术治疗。

医生详细询问杜阿姨的饮食起居情况后,发现她退休后长期熬夜追剧导致睡眠不规律、饮食上暴饮暴食、长期不运动,这些不良习惯很可能是她患病的主要原因。

“急性胰腺炎是由多种原因致使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急性炎症反应。可分为胆源性和脂源性胰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特征,病变程度轻重不一。”据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肝胆脾胰疝外科主任、主任医师谢开汉强调,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诱发因素为暴饮暴食、过量饮酒、作息不规律等。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常因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糯米食品、高脂肪的肉类、油炸、生冷食物等,容易诱发胰腺炎。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一旦发生,轻则对胰腺造成冲击,重则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多脏器衰竭。我们要远离诱发因素,从源头避免疾病的发生。”谢开汉主任强调,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炎症得到控制后,可根据胆道是否有梗阻,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对生活有影响,可选择手术取出结石、解除梗阻、畅通引流。在生活中要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饮食,少量多餐,少吃油腻食物,禁烟酒;要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情,不熬夜,避免疲劳;积极治疗胆道疾病,监测血糖及血脂,必要时使用药物控制;定期到医院复查,出现不适要及时就诊。有发作性右上腹疼痛的人应早期筛查胆道系统的彩超,以明确是否有胆道系统疾病。确诊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病人,应积极治疗处理原发病。

手机访问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2024 11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